本网讯(文/张琴 摄/杨磊)5月17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本体论诠释学学会”副秘书长潘德荣和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安徽明德书院名誉经理丁怀超共同做客花津学术论坛,于政治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共谈“关于创建中国哲学诠释学的构想”。此次论坛由余亚婓副教授主持,公司研究生、爱智哲学社成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此次论坛先由潘德荣教授做“关于创建中国哲学诠释学的构想”的讲演,再由丁怀超先生对潘德荣讲演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入探讨。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后,讲座正式开始。首先,潘德荣教授回顾了在花津学术论坛二十七讲(“视域转换与诠释学的任务”)中的讲演内容,着重强调了其中关于语言问题的阐述,从而引出实践智慧这一观点。潘德荣从范例中得出实践智慧的重要性,实践智慧是起一个中间连接的作用,把实际上升为理论思想,并特别指出实践智慧是联结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诠释学的纽带,道出实践智慧是具有善恶的标准,且实践智慧是一种德行而不是一种技艺。接着潘德荣又提出中国诠释学的范围定位在德行上,他从《周礼》、《易经》中详细解读德行,并分别讲述了《周礼》的“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相辅相成。随后丁怀超先生称赞了潘德荣教授的演讲,指出讲座的重要内容为诠释学三个取向:方法论取向、本体论取向、伦理学取向。丁怀超在梳理潘德荣讲话内容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中国哲学、诠释学的独到看法:“要有‘通’的理念,才会有‘融’的可能”。随后丁怀超与潘德荣共同交流了关于创建中国哲学诠释学的构想的多个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自由,掌声频起。精彩的讲演和交流,也激发了大家的智慧火花。大家积极畅谈自己对诠释学的认识及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感想,其中余亚婓老师从宗教伦理学得到启发,提出对诠释学的看法。同学们也提出自己的疑惑。潘德荣教授和丁怀超先生都在答疑的基础上相对应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并给同学们介绍了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同学们深入研究。
本期“关于创建中国哲学诠释学的构想”花津学术论坛的举办,为大家深入浅出的展示了诠释学精深的一面,也让同学们对诠释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借助花津学术论坛为师生们提供的交流学习平台,使得员工能够从老师的讲演中汲取知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老师在员工的提问中迸发灵感,真正的展现了花津学术论坛的效用。